Hightlight Text
納車的基本體質不錯,是輛陪你上山下海、日夜兼程、攜家帶眷的勁駒。
不過,勁駒通常也有些怪脾氣,如果不懂其性格,確實會給主人帶來一些困惱。
舉例來說,很多車都遇過的「煞車抖動」問題,且第一直覺都把問題歸咎給原廠,認為煞車的材質或受力點需要修正。
但換個角度看,很多人的等紅燈時的一個習慣,也要為碟盤壽命縮減負一半責任。
這個觀念源自於早年專修雙B、Audi的師傅所流傳,德國原廠的碟盤基本上不容易變形,但卻總是有那麼幾位客人剛換新盤沒多久又回來。
原來這些人的用車環境或模式有個共通性:「時常長距離減速後,靜止一段時間再重新行走」。
譬如住山莊別墅的人,每天需經過15分鐘山路進市區,而進入市區道路前通常有個紅綠燈。
納廠材質到底好不好,這又說來話長…這麼說是因為問題就出在「來令片“太好”」。
何謂“太好”呢?這不是諷刺,是真的。如果先把煞車抖動的問題放一旁,聚焦到制動力(減速力)上,就小編接觸的客人所述,通常還頗為滿意。而且大家也別忘了XPro2的大鵬灣Turbo FF組冠軍車,也是用原廠煞車。
因此,我們按照來令片配方的基本概念來推論:「制動力越強的來令片通常含有越高的金屬成份,但高金屬成份的代價就是容易聚熱。」
因此緊急煞車或長距離下坡後,習慣踩著煞車等紅燈的用車習慣,跟烙刑你的碟盤其實有點類似。
時常被施加而烙刑的碟盤,自然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平整,扭曲的盤面,便帶給人煞車時的抖動感。
不過,烙刑只是個譬喻,碟盤受傷的情形「並不是以皮開肉綻的方式呈現」。
實際的情況是:「行進間煞車,碟盤因為轉動,是平均受熱,所以膨脹是均勻的。靜止時含著煞車,是單點受熱,膨脹不平均,所以會變形。」
當大家一昧抱怨零件品質比不上西方國家時,或許可以轉個念頭,變通一下。
至於某些一交車繞兩圈停車場就抖的案例,零件供應商確實責無旁貸!跟停紅燈時含煞車的習慣已無關係。
再來…原廠的碟盤、來令片就真的那麼有問題?應該比照變速箱和渦輪的等級,採用世界一級大廠的東西?
小編無法揣測原廠的考量和取捨,但以消費者角度看整體C/P值,總合各種改善的方法和費用,應該還不至於抹滅納車在動力飽滿、結構強健、主動安全系統標配的三大優點。
至於有些人以改裝卡鉗、碟盤來自立救濟的方式…我也看過好幾位改完之後,變本加厲的客人。那種改錯的煞車系統,真的比”姐姐”的「尖叫聲~~~!!!!」還嚴重。
不過小編也不能一桿子打煩一船人,我們也確實有看過改裝完善的納車,可惜不多就是了。
心之俳句:「改裝沒不好,只是改不好會更煩惱…」
除了產品性能之外,大家有真正保養過自己的煞車系統嗎?下禮拜,我們來看看德國BOSCH怎麼做…